开皇盛世._中国历史故事
笔趣阁 > 中国历史故事 > 开皇盛世.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开皇盛世.

  公元581年,隋文帝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,建立了隋朝,定都长安,改元开皇。然而,就在隋朝初立之际,突厥人自诩为北周的兄弟之邦,打着复仇的旗号,趁机入侵中原,大肆烧杀抢掠。实际上,他们是因为漠北草原的灾荒,无法生存,才转而侵略中原。

  在此之前,北周一直与突厥交好,并每年向突厥进贡。但杨坚建立隋朝后,既不再向突厥进贡,也未提供援助,这引起了突厥沙钵略可汗的极大不满,遂命令突厥骑兵入关劫掠。

  隋文帝得知此事后,立即调兵遣将,抵御突厥的侵略。然而,隋军在与突厥的多次交战中,胜少负多,形势严峻。隋文帝深知,若不能彻底征服突厥,其吞并陈朝的大计将受到严重影响。

  在这个关键时刻,北周将领长孙晟向隋文帝献策。长孙晟曾在突厥生活过一年,与许多突厥贵族有着深厚的交情。他利用这一优势,提出了利用突厥内部矛盾,扶持弱小部落以牵制强大部落的策略。隋文帝认为此计可行,便决定采纳。

  随后,隋文帝派使者前往西域,与突厥达头可汗结交,并故意赏赐给他大量财物,以离间他与沙钵略可汗的关系。同时,长孙晟也携带大量金银珠宝,前往结交契丹、奚等部落,并挑拨处罗侯与沙钵略可汗的关系,使其与隋朝站在一边。

  沙钵略可汗逐渐被孤立,愤怒之下打算率军攻击隋朝。然而,长孙晟却在此时散布谣言,称臣服于突厥的铁勒部落袭击了突厥的牙帐。沙钵略可汗信以为真,匆忙率军返回漠北。

  公元583年,隋文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,便下令隋军向突厥发动反击。隋军兵分八路,浩浩荡荡地向漠北进军。双方在白道川遭遇,沙钵略可汗本以为隋军战斗力薄弱,不敢进攻,但隋军却迅速发动猛攻,打得突厥军队措手不及,溃不成军。隋军乘胜追击,将突厥各部可汗一一击败,取得了对突厥战争的重大胜利。

  此役后,突厥各部逐渐衰落,再也无法对隋朝构成威胁。

  隋朝建立后,隋文帝杨坚敏锐地察觉到地方官制存在诸多弊端,包括编制混乱和官员队伍臃肿等问题。当时,一些地区居民稀少,却受到多重行政区划的管辖,导致行政效率低下,管理混乱。针对这一状况,杨坚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远见,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政治改革。

  首先,他废除了郡制,将原有的州、郡、县三级制度简化为州、县二级制度,使得县直接归州管辖,减少了行政层级,提高了行政效率。随后,他进一步将州改为郡,确立了郡、县二级制度,进一步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

  其次,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势力过大和贪腐问题,杨坚实施了一系列制约措施。他规定地方官员的任期为三年,届满后必须离任,避免了官员长期占据一地形成的权力垄断。同时,他推行“异地为官”制度,禁止官员在家乡所在的州县任职,以防止其利用地方势力谋取私利。此外,他还禁止官员在地方两次担任相同的职务,以减少官员间的勾结和利益输送。

  第三,杨坚废除了汉代以来地方官员自主选择僚属的制度。这一举措消除了地方官员形成主仆关系和割据势力的可能性,确保了地方官员的任命和考核由中央统一掌控。吏部被赋予了掌管地方官员任命和考核的权力,各级地方官员只能听命于中央,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
  最后,杨坚还规定地方的太守或副手每年年底必须进京述职。这一制度使得中央能够及时了解地方官员的履职情况,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。

  除了对地方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隋文帝杨坚还在中央行政体系上进行了创新,确立了影响深远的“三省六部制”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不仅优化了中央政府的运作效率,还显着加强了皇权,使得皇帝能够更有效地掌控国家大权。

  杨坚的这些改革和举措,为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稳定。在隋朝建立后的二十年间,国家政治清明,社会秩序井然,经济繁荣,文化昌盛,百姓安居乐业。这一时期,被后世誉为“开皇盛世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dkj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jdkj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