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氏兄弟踞江东_中国历史故事
笔趣阁 > 中国历史故事 > 孙氏兄弟踞江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孙氏兄弟踞江东

  孙坚,原为下邳县丞,黄巾起义风起云涌之际,朝廷授其佐军司马之职,特许于淮、泗之地招募兵马,以镇压起义军。孙坚勇猛善战,屡建战功,不久便晋升为别部司马。董卓擅权后,孙坚积极投入讨董之战,领军至鲁阳,与袁术结为盟友。董卓惧怕孙坚之威,屡次遣人偷袭,然皆被孙坚击退。

  公元191年,袁术遣孙坚攻伐军阀刘表。经过一番激战,刘表军大败,其部将黄祖遁入岘山竹林,伏击孙坚。孙坚追击之际,未料有伏,不幸中箭。归营后,伤势过重,不久便离世。

  孙坚育有两子,长子孙策,次子孙权。孙坚亡时,孙策年仅十七,携弟归葬父于曲阿,随后渡江至江都安定。孙策在江都广结英豪,组建军队。他待人以礼,善于用人,体恤部下,从善如流,故众人皆愿为其效命。不久,孙策麾下便人才济济。

  然欲成大事,非一己之力可为。孙策遂率军投奔袁术。他向袁术分析天下大势,并述己志,欲继父业。言至动情处,泪如雨下。袁术虽知孙策之才,然亦忌其威,故遣其投奔舅父吴景,时为丹阳太守。孙策无奈,只得领兵前往。得吴景之助,孙策军队日渐壮大。然不料丹阳遭泾县大帅祖郎攻击,吴景与孙策虽奋力抵抗,终告失败,军队几近覆灭。前路茫茫,孙策只得再次求助袁术。

  袁术见孙策决心坚定,且其才干日益显露,受到众人赞誉,便无法再找到理由拒绝。于是,他拨给孙策一千余人,孙策便带着这些人马在袁术麾下效力,其才华也逐渐展露无遗,赢得了部分人的赞誉。

  某日,丹阳尉朱治对孙策道:“袁术虽风光一时,但无雄才伟略,难以长久。你具备争霸一方的才能,何必屈居其下?江东乃宝地,何不考虑占领?”孙策深思熟虑后,觉得此计甚妙。恰逢其舅舅吴景在江东作战,孙策遂向袁术请命,希望前往江东助阵。为消除袁术疑虑,孙策承诺会在江东招募更多兵马以报效袁术。

  袁术初时犹豫不决,恐孙策一去不返。但考虑到江东周围势力凶猛,即使孙策占领江东,亦难长久。遂放下戒心,同意孙策之请,并奏请朝廷封其为折冲校尉。

  孙策率部前往江东,沿途多人闻讯投奔。到达丹阳时,其手下已增至五千余人。孙策儿时好友、丹阳太守周尚之侄周瑜,闻孙策到来,运来大量粮草相助,并表示愿加入其阵营。孙策感激不已。

  渡江后,孙策首攻牛渚,收获颇丰。继而进攻融城,与刘繇部将笮融交战。首战中,孙策腿部中箭,士兵急忙将其抬回营中。孙策灵机一动,诈死诱敌。笮融信以为真,乘胜偷袭,却陷入孙策布下的埋伏。得知孙策未死,笮融大怒,严防死守。

  见笮融防守严密,孙策转攻曲阿县。刘繇闻讯惊恐,弃城而逃。孙策轻取曲阿,张贴布告劝降,承诺善待降卒,减免税赋。百姓感其恩德,纷纷犒劳军队。不久,孙策军队增至两万余人,威望震动江东。

  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。公元200年,孙策在一次狩猎中遭暗箭所伤,虽经名医全力救治,但病情日重,终不治而亡。临终前,孙策召集得力部下,托孤于孙权,请求其辅佐。部下含泪应允。

  孙权时年仅二十,悲痛中继承兄位,开始统治江东。他首征江夏太守黄祖,黄祖部将甘宁因未得重用而投奔孙权,并献良策。孙权依计训练精锐水军,与黄祖决战。黄祖水军虽设阵江边,但孙权军勇猛无畏,冲破防线,占领敌船。黄祖惊恐逃窜,终遭击杀。孙权夺取夏口城,赢得全军拥戴。那些曾对孙权抱有疑虑者亦不敢再有异心,全心全意跟随他征战四方。

  在此之后,孙权继续广纳贤才,多次向四方发布招募令,吸引了许多胸怀壮志的英才投奔而来。他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战略行动,针对周边地区展开了有力的军事扩张,每战必力求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dkj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jdkj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